一边是贸易商手中的棉花堆积如山、无处可流,一边是棉纺企业“望洋兴叹”低价进口棉花,进口配额成了隔绝二者的鸿沟。一时间,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各家棉纺企业众口一词:增发棉花进口配额,以挽救正在丢失的国际市场。不过,棉花期货专家却给《金证券》泼了冷水,“国家着眼的是长远利益,而非某些企业的利益,增发进口配额并非灵丹妙药。”
炒翻天的进口配额
目前,国内棉价徘徊于1.83万元/吨一线,美国、 分别为1.47万元/吨、1.38万元/吨左右,国内外棉价最多倒挂4500元/吨。
在常人看来,进口棉花贸易商的日子应是无比滋润。不过,当《金证券》记者找到南京一中等规模贸易商徐飞(化名)时,他的第一句话却是“我已经打算撤离了”。
徐飞主要经营纺织原料,2010年棉花价格疯涨,他也一头扎了进来,摇身变成棉花贸易商,主要从美国进口棉花。
“从那年9月份开始,国内棉价一路飙涨,从1.8万元/吨涨到3万元/吨,最高点甚至到了3.4万元/吨,傻子也能赚钱。但当时刚接触到这个行业,量不敢拿得太多,没赚到大钱。”徐飞称。
到了2011年的9月,棉花牛市戛然终结陷入暴跌,从3.4万元/吨跌至当年12月的1.9万元/吨。幸亏徐飞风险控制比较严格,在棉价处于高位的时候缩减库存,手上仅留1000吨左右的棉花,“年底算一算,2011年也没赚到钱。”
大起大落之后,徐飞本欲今年好好再战,谁知却卡在了“进口配额”上。他对《金证券》透露,“棉花外贸企业除‘中’字头的,都没有进口配额。大型加工厂会有进口配额,但他们受外贸经营权和信用额度的影响,进口棉花数量有限。所以,棉花贸易商进口来的棉花,加上棉纺企业或加工厂手上的配额,才能完成一桩交易。但现在,因为没有进口配额,不少南京棉花贸易商手上滞留有上万吨棉花,浮亏上亿。
在这种情况下,“倒配额”应运而生。据徐飞介绍,“目前南京市场一个进口配额都被炒到3500元/吨了,加上美国、印度原本的进口价,与国内棉花市价都相差不远了,可见其疯狂。”
大型棉企陷入困境
愁进口配额的,不仅仅是贸易商,大型棉纺企业亦受困于此。
《金证券》获悉,在6月的一次机构交流会上,华孚色纺(002042)高管坦言,“公司进口配额已全部用完。国内外棉价合理差距在2000元/吨左右,但现在都已经4-5千元/吨了。”
据到场研究员向记者透露,“公司用棉进口占比20%,新疆棉占比50%。虽然公司称进口配额具体数字不便透露,但肯定是不够用的。另外,公司主打产品是色纺纱,棉花占业务成本超过70%。加上公司直接出口比例接近40%,间接出口比例更高,而且订单主要源于海外。内外价差大,进口配额又嫌少,无疑会影响公司海外市场份额。”
记者了解到,在5月底棉花行业的一次内部会议上,华孚色纺董事长孙伟挺即呼吁,“如果政府下半年肯多放100-200万吨配额到行业,国内外棉花价差会缩小。”而知情者透露,孙伟挺已向政府提交了增加进口配额的意见。
事实上,增发棉花进口配额的呼声,《金证券》记者在采访中屡屡听见。河南一家棉纺厂负责人同样表示,“厂里1-3月份外棉使用比例达到65%左右,疆棉和地产棉仅占35%,但4、5、6月份进口配额紧张,进口棉使用比例下滑,6月下旬外棉只占35%左右,疆棉的比例升至40%以上,但疆棉价高,我们希望能多发放配额,松松绑。”
棉价博弈
昨日,浙江一棉花期货专家告诉《金证券》记者,“中国入世后,棉花进口配额包括关税内配额89.58万吨,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关税外配额。前两年中国棉花进口配额总数均为365万吨,今年上半年已经达到300万吨。事实上,棉花进口配额已悄然增加。”
在他看来,国家控制棉花进口配额,着眼于长远利益,而非某些企业的利益。“目前,大量的棉花已经囤积在国内,本年度中国棉花库存占全球库存的比例达到了75%,绝大多数在储备库中。如果增发进口配额,并不能提振外围棉市,反而会冲击国内棉价。”他强调,“况且在目前这个阶段,谁拿到更多的进口配额,谁的获利就越大。”
上述人士对《金证券》透露,“对于增发进口配额的呼声,最近发改委相关官员也私下表示,不会在棉价没有起色的情况下,进行抛储或增加进口配额。”他判断,9月1日新一年度收储后,在2.04万元/吨的收储价的刺激下,棉价应该会缓慢攀升。今年棉花减产较多,亦对棉价有所支撑。
该期货人士坦言,“保护国内棉花产业与保持国内纺织行业竞争力,一直是配额增发问题上的一对矛盾。中国棉纺企业内外销售额的占比为2:1,今年内需还算稳定,外需却不振,这才是棉纺企业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目前国际棉花产业已有从中国向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家迁移的趋势,这也倒逼行业自身应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行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坯布网提示:棉花价格,棉花配额已经是压在棉纺企业的一座大山,一方面是保证棉农的经济利益和种植积极性,一方面是维护国家棉花正常的收储价格。纺织成本不断的提高,本来可以享受低价进口棉花的纺织企业却得不到配额。这个问题已经是纺织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详细国家不久会出台宏观政策调控,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