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纺织  坯布  魏桥纺织  纺织企业  坯布网  中国棉花补贴政策  20*20  进口棉花配额  服装  棉花配额 

久违的手工织布机

   日期:2012-07-15     浏览:1667    评论:0    
核心提示:最近看到新闻里面的一张老手工织布机的照片,可惜没有看到手摇纺车。仅供从事纺织行业的大家怀念一下。请看照片:唧唧复唧唧,木
最近看到新闻里面的一张老手工织布机的照片,可惜没有看到手摇纺车。仅供从事纺织行业的大家怀念一下。请看照片:
织布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辞》中描写的这种传统织造工艺在人们的记忆中渐已远去。而如今,在冀南一些村庄的妇女中又悄然复现。与老一辈人不同的是,今天她们不是为了自用而织布,她们织出的产品不仅畅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还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英国、俄罗斯等地。传统的老技艺让这些留守妇女靠勤劳双手,编织出和美富裕的生活,同时,她们使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织锦文化肇始巨鹿

  自古以来,在冀南平原地区,农耕之余,尤其到了秋冬农闲季节,这里的农妇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纺花织布,生活虽不富足,但却和谐静美。

  巨鹿县织锦纺织业可谓源远流长。据《西京杂记》记载:“绫出巨鹿陈宝光家”,汉昭帝时期,巨鹿郡陈宝光的妻子“善织绫”,她成功革新了一种提花织机,60天可织成一匹花绫,且“异常精美”、“匹值万钱”。大将军马援北击乌桓班师回朝时,朝廷赏赐他的就是300匹巨鹿名缣。此后,提花机、斜织机、手摇纺车被广泛应用,织锦刺绣成为妇女的主要劳动。

  专业合作社重塑土布辉煌

  土布以其绿色环保、透气吸汗、冬暖夏凉等特点,成了城市人的新宠。几年前,巨鹿县的邱敬双在西安的一次展销会上,看到色泽艳丽、柔软舒适的老土布登上了大雅之堂,催生了她把家乡的老土布发扬光大的信念。2007年她和丈夫刘要强成立了七夕乞巧土布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如今,该合作社拥有员工1118名。在巨鹿县,带动了9个乡镇128个村2000多个农民参与,还在周边几个县成立了合作社分社,2009年营业收入达到600多万元。

  无独有偶,在冀南的另一个县,邯郸肥乡县张庄村成立了传统棉合作社,走进该合作社,各种花色样式的土织布产品整齐地摆满房间。“就这一批订单,我们的‘织女’们每人就能增收近万元。”合作社理事长袁靖国自豪地告诉记者。

  68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张银凤老人介绍说:“前几天,上海邓丽君基金会与我们张庄村合作社达成织作1000件邓丽君肖像的合作意向,将在邯郸市大名县举办的纪念邓丽君60周年活动中,作为大会礼品馈赠世界各地来客。”

  拙美土织布焕发时代新潮味儿

  传统土布的花色图案多是靠农家妇女随意搭配而成,欠缺观赏价值,而且土布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大大小小要72道工序,费工费时。毫无疑问,既保持传统土布工艺的拙朴,又注入时代的元素,老土布定能重现辉煌。

  为此,经营者们煞费苦心,邱敬双从邢台聘请了专业设计师搭配颜色,配合织布工艺的改进,研发出七夕乞巧系列,有八大系列100多个花色品种。自2008年开始,他们的产品在各种农交会上大放异彩。2010年1月22日,省文化厅授予巨鹿县七夕乞巧土布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2年7月10日,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在巨鹿主办了织锦文化创意与发展研讨会。当各界人士来到该县“汗锦纺”土布展览厅时,被各种花色的土布产品震撼了,除了传统的床上用品外,纯棉夏凉被、家居服、童装、旗袍应有尽有。

  一经一纬织出和美生活

  无论是巨鹿还是肥乡,合作社成立之初,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户只管加工织布,合作社负责进料、图案设计、技术指导。“织女”们按时将加工好的布匹交到公司,既解除了织女们担心产品卖不出去的顾虑,也实现了“握紧拳头干事业、抱身组团闯市场”的目的。

  7月10日,记者采访中,巨鹿县八里庄的合作社员武会格大妈在改良的织布机前认真而熟练地“穿梭”,她告诉记者,年轻时就会织布,后来老式的织法在现代工业面前被淘汰了,如今通过合作社,她在改良后的织布机前又找回了那种娴静的感觉。在秋冬农闲时,一冬天,她能织出两三机子漂亮的布匹,千八百米,能收入五六千元呢。

  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是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对生活的最美好的追求。如今,在一些平原地区的乡镇,男人出去务工,留守妇女们在合作社过起了“女织”的生活,男耕女织,抑或男工女织已经成为那里人们对和谐生活新的注解。

  让老技艺薪火相传

  开发老土布不仅仅为了赚钱,袁靖国先后投资10多万元对肥乡县张庄村土织布传承人进行培养,并对传统织布工艺和花色进行了创新。目前,已有上万件产品远销外地。

  采访中,不管是巨鹿土布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刘要强,还是肥乡的传统棉合作社的创办者袁靖国,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只是要赚钱,更主要的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技艺不能丢,要把它擦亮。刘要强说,他要创办七夕乞巧织锦文化园。袁靖国说,他将建一处生态纺织文化园。他们都要将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正如我省知名民俗专家袁学骏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多人的文化自觉。在这些“织女”们与她们的带领者身上,我们找到了这种自觉。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交流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交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锦辉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