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纺织  坯布  魏桥纺织  纺织企业  坯布网  中国棉花补贴政策  20*20  进口棉花配额  服装  棉花配额 

阿迪达斯即将关闭在华惟一的一家工厂

   日期:2012-07-21     浏览:550    评论:0    
核心提示:阿迪达斯即将关闭在华惟一的一家工厂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不是第一个撤离中国制造的跨国企业,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阿迪达斯即将关闭在华惟一的一家工厂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不是第一个撤离“中国制造”的跨国企业,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早在2009年,阿迪达斯的竞争对手耐克就关闭了在华惟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太仓工厂。

   2011年,本报记者在东莞采访时发现,苹果触摸屏供应商东莞万士达也将工厂迁至了越南。最近,星巴克也传出消息,准备关闭其中国工厂,把陶瓷杯生产转回美国。

   关闭工厂、迁至东南亚,甚至迁回本土,这些消息近几年从未中断过,背后则是“中国制造”不可避免地触到了天花板。人力等各类成本的急速攀升,正让“世界工厂”的风头趋缓。

  不再廉价的劳动力

   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曾因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多重优势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生产厂家将工厂迁往中国,如今,这种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据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介绍,2011年底,海关总署对1856家出口企业作了一项问卷调查,认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企业高达80%。另外还有56.4%的企业认为汇率成本显著上升,56%的企业认为原材料成本上升。

   阿迪达斯全球CEO赫伯特·海纳在一次接受德国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国政府制定的工资标准逐渐变得过高,公司希望部分地撤出中国,转移至劳动力更便宜的地区。

   最近,英国媒体爆料,阿迪达斯仅向为其生产伦敦奥运会特许商品的柬埔寨服装厂工人支付每周10英镑(约合15美元)的工资,即便是阿迪达斯最后纠正当地工人月平均工资为130美元(约合828元人民币),这个数字也距离苏州工厂此前对外招工时所宣称的“人均月工资不低于3000元人民币”相差太远。

   据China Briefing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劳动力成本位列亚洲第三,最低工资约为印度的二至三倍,加上福利支出,成本还要上浮40%-50%。调查还称,用工成本增加,将导致大规模的制造业外逃。

   “现在越南的制造业平均工资约为每月1000元人民币,印度大概是600元人民币,而中国东部沿海大概在2500元至3000元人民币。”商务部副部长钟山此前曾公开称。

  纺织业成重灾区

   记者近日走访北京重点商贸圈西单大悦城看到,耐克、阿迪达斯、H&M等纺织产品国际品牌卖场内的商品已经不再以“中国制造”为主,更多的却是来自于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选择将产能分散至成本更低廉的地区,无法像跨国企业一样抽身的本土纺织企业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原材料、劳动力、汇率等各种成本都在疯涨,有订单却不敢接,现在纺织企业的日子过得很艰难,许多企业已经撑不住了,要不转移到东南亚,要不就倒闭了。”浙江一位纺织企业负责人张先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国内纺织业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成本高于东南亚等国家很多。

   山东省武城县的金龙纺织有限公司已经关门停工,一位留守的工作人员对媒体介绍:“现在很多纺企的生产量都掉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就开工率来说,大的厂家能开30%-50%,一些小厂很多都已经停工,像我们已经开开停停几次了。”

   台湾裕元集团是阿迪达斯在中国大陆的300家代工工厂之一,并且占有很大的订单份额。据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公开表述,这家企业近年来也已经开始大规模向东南亚转移,留在中国大陆的工厂也开始从沿海地区向内地用工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

   对于纺织企业来说,迁厂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主要原料棉花。记者了解到,由于配额的限制,尽管国际棉价低于国内棉价至少4000元/吨,很多企业却不得不选择国内棉花。

   “棉花占到纺织企业成本的百分之六七十,国内外棉高价差严重削弱了我国纺织企业的出口优势。”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棉花经济分析师刘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世界工厂”让位?

   不断传出企业出走东南亚的消息,让人开始担心,中国是不是要从“世界工厂”的名号让位?

   “如果耐克、阿迪达斯等企业大规模减少生产线,对于代工和配套的影响是很大的,受到产品工艺流程完整性的影响,很多代工工厂是很难独立生存的,在这种情况下,代工工厂如果还想依靠阿迪、耐克等这些企业的订单生存,就必须跟着一起转战东南亚。”李鹏表示。

   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奚正兴认为,“其实日本现在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是大家都无法左右的因素。惟一可以自控的,就是生产效率。‘中国制造’必须在制造环节上找到优势,否则未来不容乐观。”

   “短期内,放眼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的生产竞争力(代加工竞争力)超越我国。”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对记者表示,但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生产成本的提升,竞争力正在逐步下降。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必然会受到挑战,但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是无可替代。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交流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交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锦辉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